发热是指热原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,导致各种原因引起的功能障碍、体温调节点升高或产热过多、散热减少的病理过程。
发热可见于许多传染性和非传染性疾病。识别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:
(相关资料图)
1.热量类型:
1.失踪热:体温在39-40以上,24小时内温度波动在1度以内,可持续数天或数周。见于肺炎球菌肺炎、伤寒和斑疹伤寒的极热期。
2.松弛热:体温在39以上时,24小时内体温波动可达2度以上,不易恢复正常体温。见于败血症、风湿热、重症肺结核、化脓性炎症等。
3.间歇热:是有规律地交替出现的短暂发热期和非发热期,见于疟疾和急性肾盂肾炎。
4、回归热:体温可突然升至39以上,持续高热数日后恢复正常。过几天又热,所以反复出现,可见于回归热、霍奇金病、周期性发热等。
5.波热:体温可达39以上,数天后逐渐降至正常水平,无发热数天后再次发热。如此反复,见于布鲁氏菌病。
6、不规则发热:不规则,可见于肺结核、风湿热、肺炎、胸膜炎、感染性心内膜炎等。
2.病因:
(1)传染病
它是第一个被调查的发热原因,包括由常见病原体引起的全身或局部感染。由细菌引起的传染性发热是最常见的。
传染性发热有以下特点:
1.急性起病,发热伴或不伴寒战。
2、全身性和局限性症状和体征。
3.血象:白细胞计数常高于1.010 ^ 9/L,或低于0.510 ^ 9/L(另外根据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,可以大致判断是哪种病原体感染)。
4.硝酸四氮唑蓝试验(NBT):如果中性粒细胞减少NBT超过20%,说明有细菌感染,有助于与病毒感染和非感染性发热(正常值为10%)相鉴别。激素应用后,可出现假阴性。
5.c反应蛋白测定(CRP):阳性结果提示细菌感染和风湿热,阴性结果多为病毒感染。
6.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评分升高:正常值为0 ~ 37。增加越高,细菌感染的诊断越好,尤其是在排除妊娠癌和恶性淋巴瘤的情况下。激素应用后可升高或假阳性。
(2)非传染性疾病
1.无菌坏死物质的吸收:物理和化学刺激;血栓性疾病;血液病和恶性肿瘤,如白血病、恶性组织细胞病、恶性淋巴瘤、结肠癌、原发性肝细胞癌等。
2.抗原抗体反应:药物热、风湿热等过敏性疾病;结缔组织病,如系统性红斑狼疮(SIE)、皮肌炎、结节性多动脉炎、混合性结缔组织病(MCTD)等。
3、内分泌代谢紊乱:如甲亢、甲状腺危象、严重失水。
4.皮肤散热减少:皮肤病、慢性心功能不全等。
5.体温调节失调:中暑、安眠药中毒、中枢直接受损等。
非传染性发热有以下特点:
1、热过程往往超过2个月,热过程越长,可能性越大。
2、长期发热,但一般情况尚可,无明显中毒症状。
3、贫血、无痛性多部位淋巴结肿大、肝脾肿大。
3、伴随症状:
1.大多数寒战表明感染,但约2/3的淋巴瘤和恶性组织细胞瘤也有寒战。说明寒战不是传染病独有的。
2、明显寒战常见于严重细菌感染(大叶性肺炎、肺脓肿、急性肾盂肾炎、急性胆囊炎等。)、疟疾、输血或输液反应。在结核病、伤寒立克次体和病毒感染中很少见。一般不见于结缔组织病。
3、发热常伴有头晕、目眩、头痛、乏力、食欲不振等非特异性症状,无鉴别诊断意义。然而,定位l
在门诊接诊发热患者时,一定要详细询问病史,了解发热的诱因、持续时间、规律及伴随症状,以便做出准确、快速的判断,及时处理。也希望患者自己能了解发热情况,医患沟通事半功倍。
本文到此结束,希望对你有所帮助。
发热是指热原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,导致各种原因引起的功能障碍、体温调节点升高或产热过多、散热减少的病理过程。发热可见于
证券时报e公司讯,苏常柴A4月11日晚间发布业绩预告,预计2023年一季度归母净利2000万元-2500万元,上年同期亏损3108 73万元。报告期内,随着“
4月11日,央行发布数据显示,2023年3月人民币贷款继续延续放量态势,新增人民币贷款3 89万亿元,同比多增7497亿元。另外,3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
上海凤凰(SH600679,收盘价:8 33元)4月11日晚间发布公告称,截至本公告披露日,江苏美乐持有公司股份约6474万股,占公司总股本的12 56%。本次
在使用纱窗的时候,如果遇到纱窗开不住的话,那么可以尝试一点点捋平纱窗,也可以撬开。
4月11日,据中注协官微消息,近日,中注协书面约谈中兴财光华会计师事务所(特殊普通合伙),提示临近年报披露日承接的上市公司年报审计风险。个
居民网上办理“优惠加油卡”结果被骗1万余元
来源:投影时代盈利能力大幅提升报告期内,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150 28亿元,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 4
黄金核心逻辑:美联储进入加息周期,在加息预期证伪前贵金属或难有超额涨幅,震荡思路看待。目前美国通胀同比增速出现拐点市场预
在日前举行的2023年中国制冷展上,海尔首发了智慧低碳楼宇大脑等智慧节能解决方案,以“降碳、零碳、负碳”科技助力行业双碳目标加速落地。